最近参加了一次工作应聘的面试。

近些年我一直在创业,所以基本上都是在面试别人,而上一次参加应聘已经是7年前的事情了(当然这里只是指工作面试,在平常的工作生活中,我们会遇到各种其他形式的(被)面试)。

有点久疏上阵的感觉,不过又一次找工作的经历,让我对这件事情得到了一些新的收获。更重要的是,这次角色的转换,触发了我换位的思考,让我对过去几年自己面试别人的过程也有了一些反思。

于是就想写写这个事情,不管是企业还是个人,该如何做的更好。

这篇文章先说说被面试。

个人准备

  1. 毋庸置疑,对于专业上的知识和技能的储备,是你获得这次面试的一个前提。如果你没有,那……一定是你简历造假了。面试没有临阵磨枪一说。有料就是有料,没有该怎么办呢?拜托,我写这篇文章想谈的是实实在在的面试,而不是如何忽悠到一份工作。
  2. 针对技术型的工作应聘,在开始前系统的再复习一下相关的技术知识点,甚至找一些面试题看当然也是 OK 的。我个人很不喜欢整的跟考卷一样的笔试或者面试,但是考虑到相当多的公司在这么干,所以为了不至于在这个尴尬的环节尴尬掉,准备一下会更好。
  3. 重新系统性的回顾下过去一段时间的工作。如果自己有记录工作日志的好习惯,或者经常写博客或文章,应该翻出来重新阅读一下。这样面试中当被问到过去工作的某些细节的时候,不至于需要现场找回忆。

做好功课

  1. 对面是一家企业,提供了一个潜在的职位给你,你没有理由不对这家企业和职位提前做好功课。阅读一些这家企业相关的资料,去他们的官网看看,了解一下他们的文化,试试他们的产品,甚至询问到一些其他在这里工作过的人对这家企业的评价。其实最重要的是,在这个过程中,产生自己的问题,并且记录下来。
  2. 非常重要,一定要记录并整理好在面试中打算问企业的问题。面试从来都不是单向的,好的面试一定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。所以被面试,一定要准备一个优化的问题列表,以便于在面试中自己对于企业和目标职位可以获得更全面的了解。
  3. 如果你实在不知道该如何提问题,那我在这里附上之前我在《得到》的李翔专栏里读到的文章,关于如何在被面试中问问题,我觉得非常实用。

被面试,你最好问下这六个问题

李翔及其团队

找工作面试时,除了被面试官问各种问题,面试者也可以大胆提出自己的问题。主动提问,既可以表示你对这份工作很有兴趣,想多了解,又可以让你知道这份工作更多的信息。但怎么提出合适的问题呢?新媒体商业内幕网(Business Insider)通过采访一些职业建议专家,给求职者们总结出了六个可以问面试官的问题。

  1. 这个职位为什么要招人?这个问题能让你知道,是因为之前的员工离职了,还是公司的高速增长需要扩张,或者是其他原因。

  2. 为什么大家都想留在你们公司?这个问题可以帮助你搞清楚,这家公司的文化、价值观和环境对员工有什么直接影响。

  3. 如果我被录用了,在我上班后的头6到12周,公司最希望我做到的三件事是什么?这个问题可以帮助你了解面试官和公司对你的预期和标准。

  4. 一个人要想成功地干好这份工作,需要哪些东西?这个问题可以让你了解面试官对这个职位的理想描述。

  5. 我刚才说过的话里,是否有哪些内容让你怀疑我不适合这份工作?这样,如果面试官对你有什么疑虑,你就有机会当面解决这些问题,而不是在你没机会为自己辩护的情况下让他自己做决定。

  6. 你们什么时候会做最后的决定?我能打电话或发邮件跟进吗?这个问题可以让你始终掌握主动权,而不是只能被动等待。

面试中

  1. 我觉得进入真正的面试环节,最重要的就是保持一个平常心。认真的听清楚每一个问题,认真的思考,然后再清楚的表达出来。语速快还是慢不重要,最重要的是说清楚。如果这个问题非常有把握,就快速表达;如果对语言的组织还不够把握,那就慢慢说,确保思维在前,语言在后。
  2. 对于所有提出的问题,知道就是知道,不知道就是不知道。绝对不要不懂装懂。对于自己的过往经历,也绝对不能弄虚作假,是不是覃飞,迟早都会被发现的(《猎场》)。
  3. 面试的节奏很多时候是掌握在主考官手中的,所以除非你能力超群,需要快速的找到并适应主考官的节奏。主考官可能是层层递进的去问问题,也有可能非常跳跃。这时就需要一定的临场反应能力。有些时候,如果你觉得你的某个回答被主考官打断了,并且你还有必须表达的内容没有得到表达,你也需要郑重的和主考官提出,请听我讲述完上一段的观点。当然,切莫无意义的长篇大论。
  4. 大部分面试开始的经典问题,是让你对自己或者过往工作经历做一个简单介绍。我面试别人,也喜欢以这个问题做为开场。从面试官的角度来说,通过这个问题,首先是初步考察下面试者的表达能力,但更重要的是,听到你为何应聘这个职位,为何你可以胜任当前的职位。所以你的介绍千万不要成为了一个你过往经历的流水账描述(boring!),而要结合和当前应聘的公司和职位最匹配的技能点或者经历说,开门见山的表达一个信号,你是非常匹配的职位候选人。
  5. 面试中的雷区——坚决要抵制掉一切负面的情绪,尤其是对之前公司的抱怨和不满。不管你的前任老板是多么的混蛋,也绝对不能把面试当成了一个吐槽大会。我在面试的时候,如果遇到这样的应聘者,会想办法直接 game over 掉。我相信绝大部分的公司都喜欢积极乐观的员工。我曾经读过一个文章,大概讲某公司面试,会让求职者对于自己的幸运程度做一个打分,1-10 分,对于打5分以下的求职者可能都要直接 pass 掉。听着有点夸张和残酷,但这个绝对不是无道理的。
  6. 面试结束,“感谢你们的时间”是我历来一个必要的客套结束语。

面试之后

  1. 像上面李翔文章建议的,打电话或者发邮件跟进最终结果。
  2. 一场面试,可能成功,也可能不成功。就算最终成功拿到了 offer,在过程中也可能有些瑕疵。所以一定要找机会向企业或面试官获取反馈。只有收获到了反馈,才能有机会激发一个更全面的思考,自己的不足在哪里,该如何优化面试中的哪些环节,以在下一场的面试中做得更好。
  3. 如果一个你非常喜欢和期待加入的企业拒掉了你,也不用太过难受。因为这也许是一个能收获不一样思考的时刻。我自己刚刚毕业的时候曾经有过一次这样的经历,去一个很喜欢的企业面试,整个过程惨不忍睹,结果当然是被直接拒掉。记得当天的自己哭的非常惨,但从情绪里走出来后,开始意识到,自己在这家公司的方向这块有技能短板,需要补;但更重要的是,这次经历告诉我,这家公司的方向不是我未来职业追求的方向。我更清楚的认识到自己擅长什么,不擅长什么,也更加确定了自己的定位。前一段时间刚读的一本书《The Power of Moments》(瞬间的力量,万维钢老师翻译为《强力瞬间》)里有提到一个说法 crystallization of discontent,可以翻译为失落顿悟。其实人生中往往这样的挫折或低谷时刻,一旦逾越过去,很可能成为未来感恩的人生重要的顿悟和洞见时刻。

下一篇文章接着聊如何面试别人。